在这里了解更多商丘事点本土最有温度的平台 专注本地资讯发布小编查了查商丘14个村庄被评为河南省首批传统村落,分别是:民权县白云寺镇白云寺村、宁陵县张弓镇北村、宁陵县阳驿乡吕坟村、睢县后台乡闫庄村、睢阳区郭村镇北街村、睢阳区高辛镇潘庙村、睢阳区古宋办事处火神台村、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虞城县店集乡魏堌堆村、虞城县闻集乡郭老家村、虞城县古王集乡堌堆坡村、柘城县长江新城管委会乡路庄民舞村、永城市酂城镇酂南村和永城市茴村镇茴村。
我们来看看这些传统村吧!睢阳区高辛镇潘庙村潘庙村位于睢阳区西南部,别看村子不大,仅有500多人口,但却有着数百年的建村史,村子里藏有上千年文物古迹明代建筑火神阁和潘庙春秋西汉古墓群。
其中,潘庙春秋西汉古墓群规模宏大,是中原地区罕见的古墓群。
睢阳区古宋乡火神台村这个就很出名了,火神台村位于商丘古城西南部,境内存有我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火神台。
火神台亦称阏伯台、火星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的火星台村西侧,是距今4000多年的观星台的遗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
其中的“火神祭祀”已于2007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睢阳区郭村镇北街村郭村镇北街村,位于睢阳古城西南的清水河畔。
该村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村里的一些老人至今还对以前的土城墙有着深刻的印象。
就在建国前,这里还是城墙高耸、商贾云集的热闹集市,吸引着周边群众前来赶集、经商。
北街村里的清真寺,是周边回族群众节日聚集、祭祀的地方。
民权县白云寺镇白云寺村白云寺村位于商丘市民权县城西南20公里,境内的白云寺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
白云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白衣庵。
相传每逢夏秋季节便白云缭绕笼罩寺院,景色奇异,故名为白云寺。
睢县后台乡闫庄村闫庄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西南45里,村内的圣寿寺塔始建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宁陵县张弓镇北村张弓镇北村位于宁陵县城西南15公里,千年古刹通华寺就坐落于张弓镇北村,依傍于古宋运粮河南岸,占地5亩,建有3间大雄宝殿,雄伟壮观,雕梁画栋,奇禽异兽,巧夺天工,古香古色。
宁陵县阳驿乡吕坟村吕坟村位于河南省宁陵县阳驿乡,西沙河西岸,具有近400年历史,因明朝著名思想家吕坤死后葬于此而得名。
2001年,吕坤墓被公布为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柘城县长江新城管委会乡路庄民舞村柘城县长江新城管委会乡路庄民舞村是一个以舞为村名的村庄,村里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跳传统的独具地方特色的舞蹈。
虞城县古王集乡堌堆坡村堌堆坡村的历史有上千年了,坐落在仓颉祠的脚下。
仓颉祠的院落里有三间古老的大殿,灰瓦覆顶,青砖铺地,飞檐画角,古朴典雅。
仓颉祠后有仓颉墓,墓高3米,周长45米,墓碑正书“仓颉古墓”。
周围栽有10多棵柏树,其外还有一圈砖砌花墙(新中国成立前废弃),至于仓颉墓始建于何时,已无从查考。
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周庄作为传统村落,不仅仅因为它建筑的古朴,更在于它自身的一种历史内涵。
著名的木兰祠就坐落于此。
木兰祠是一座千年古祠。
据记载,木兰祠始建于唐代,金、元、清各代曾重修。
大殿内有英姿飒爽的花木兰戎装立像和记载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疆场、胜利归来的雕塑和组画。
虞城县店集乡魏堌堆村魏堌堆村位于虞城的界沟,杜集、安徽的亳州等地群众前往商丘的路途中间,那个时候交通不发达,往往行走到这里的时候就需要歇歇脚。
"惠治臣说,约百年前,随着从该处经过的路人增多,附近村落的人就渐渐来到这里经商。
那时的商贩,大多是经营茶水、面条、馒头等小吃的。
初始,只是在这里搭建起棚子经营。
随着生意的发展,渐渐开始建起了房子。
虞城县闻集乡郭老家村郭老家村位于虞城县东南部大约18公里处,以虞城县闻集乡郭老家村“郭姓”为中心的商丘郭姓“同宗同源”,现已成为“豫东的名门望族”。
这里的郭氏一支自一世郭诚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在郭老家定居以来,郭氏同宗族人已达十万之众,现已遍及豫、鲁、苏三省。
永城市酂城镇酂南村酂南村是因坐落在永城市酂城镇的南边而得名的。
在酂南村的范围内遗留下来的古迹就有造律台、萧何祠、明代石拱桥等。
造律台位于酂城镇南500米处,南侧紧挨311国道,该遗址是1936年被发现的,上层为商代遗存,下层为河南龙山文化的堆积。
曾出土过石斧、石刀、蚌镰以及大量的陶片等。
它是省文物保护单位。
永城市茴村镇茴村茴村位于永城市西北部,是享誉全国的书法村,村里中国书协会员6人,省书协会员9人,省农民书协会员18人,市级书协会员36人,书法爱好者1700多人。
据悉,自唐宋以来,茴村便居住着以孝悌传家、忠烈昭古今的朱氏家族,伟大的理学宗师朱熹便是其后裔。
茴村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文人骚客多云集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