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河南公安十大忠诚卫士永城市看守所张峰有人说“看守所就是火药库”,看守所的民警,都是守在火药库上的人。
永城看守所,30年安全无事故,连续5年被评为“国家一级看守所”。
这是几代监管警察“把责任顶在头上、扛在肩上、抓在手里”的忠诚与担当。
待高院核实的24岁死刑犯闫某,在旧看守所劳动时,他藏匿一粒霓虹灯碎片。
这小小碎片,却异常锋利,只轻轻一划,手腕动脉就会割裂……临刑前的夜晚。
他捏着碎片,按在手腕上,冒出一滴血。
千钧一发……他脑中浮出两个画面:永城看守所所长张峰捧着插上生日蜡烛的蛋糕,送到他的监室。
永城看守所所长张峰端着一碗香喷喷的肉丝面,送到他的监室。
一个生日蛋糕,他这辈子都没吃到过啊;一碗肉丝面,是他这辈子吃的最香的啊。
他落泪了。
两行泪水,这是他铁石心肠的融化,这是他人性的苏醒。
有人没有抛弃他……他,不能死在看守所里。
他做出一个决定:给张峰磕一个响头。
“把犯人当人看。
”这是张峰最让犯人心灵震撼的一句话。
看起来70多岁的女人李某,也曾是商业精英。
她,吸毒30年,进出看守所十几次。
她面如死灰,牙齿没落殆尽;全身都是针眼,皮肤没有一处干净。
实际上她只有42岁。
“你把我拉到荒郊野外,让我去死吧。
”“我是一名人民警察,向你承诺,收押时不放弃你,现在更不会抛弃你。
”“我的毒瘾每天都会发作,每天都万箭穿心。
”“我们帮你戒毒。
”张峰鼓励她,“你只有42岁,你可以重新做人。
”李某发誓,就是死也要戒掉毒瘾。
最后她不仅成功戒毒,还学会尊重人、体谅人、帮助人。
“让犯人不放弃,辨是非,有生的希望。
”这是张峰最鼓舞犯人的一句话。
一个被家人放弃的孩子,李某。
“张所长,”李某说,“我想叫您一声叔叔。
”“你能改过自新,” 张所长说,“我就答应。
”李某叫一声“叔叔”,张所长答应了。
张峰打造了一所特殊的学校,可最令他痛惜的,莫过花朵一样的少年过早地凋零。
偷盗、诈骗、吸毒……张峰用一千把钥匙,打开一千个紧锁心结,他在化开少年心中的暴戾。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不仅仅是《弟子规》中的名言,更是张峰赠与少年的希望。
“服务执法,让办案单位满意;保障人权,让被监管人员满意;透明管理,让被监管人员家属满意。
”这是张峰建立的“人性管理”和“良知教育”的核心机制。
他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荣立个人二等功;2014年,他被公安部评为全国监管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永城看守所被公安部评为:公安监管系统和武警看守执勤部队“三共”活动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
张峰,他就是高墙内的一缕春风,用温情、用真心赋予了看似冰冷的法律以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