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激荡人心的2021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22年,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我们激情澎湃、豪情满怀,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面临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受疫情冲击、电力煤炭供应紧张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滞后和“双碳”目标刚性倒逼叠加,投资增长后劲乏力和消费潜力释放不足共振,深层结构矛盾显现,风险挑战交织。
这一年,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面对长期问题和短期困难并存局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这一年,把握百年交汇的机遇。锚定“三个一”发展目标,聚力“1267、3510”产业发展规划,在变局中掌握主动。
这一年,交出求真务实的答卷。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后劲。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700亿元、增长9.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58亿元、增长7.0%;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11元、增长9.0%,城镇化率达到52.91%,提升1.6个百分点;
全年财政民生支出69.6亿元,占总支出的83.1%;
新签约招商项目82个,总投资338.8亿元;新建招商项目64个,总投资154.2亿;续建招商项目21个,总投资102亿元;建成投产招商项目56个,总投资103.4亿元;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人均绿地面积15.52平方米,打造了“两湖四带一湿地30公园”的城市生态圈;
这一年,捷报频传。
晋位。连续13年跨入全国百强县(市),2021年位居第64位。
入围。入围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县,位居第61位,排在河南省5个入围县(市)第1位。
创建。被环保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国字号荣誉,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
突破。市产业集聚区成为唯一一个代表河南省级经开区争创国家级经开区的单位,有望顺利获批。
这一年,亮点频现。
破难题。成立了老城提质改造指挥部和芒山综合开发指挥部,启动了新城到芒山高铁站的铁路公交项目,用时间破解城市空间瓶颈。
建专班。组建了8个重点小镇开发推进专班,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
守健康。开展全民免费健康体检,打通守护人民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网格化。构建了五级网格化治理新模式,建立了市乡村三级应急反应体系,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
聚人才。启动建设两栋180米的“日月双塔”人才公寓,将最好的条件提供给各类人才。
志当存高远,行当积跬步。永城以前瞻30年的眼光想问题、作决策、育先机,用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难,致敬开局之年。
麦客多食品生产线
2022年,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年,永城如何迈好新的步伐?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幅待展的宏图。
放大格局迎变局。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正在重塑全球全国经济结构。省委提出实施“十大战略”,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创新开放“建高地”、县域经济“成高原”等重大决策部署。商丘市委提出创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把商丘打造成具有广泛影响力、重要竞争力的全国一流省辖市。省委明确“支持永城等县级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商丘市委明确支持永城建设商丘副中心城市,让永城真正承担起商丘的第一项指标、第一张面孔、第一面旗帜的重任使命。
置身事内,躬身入局。面对国家和省委、商丘市委的谋篇布局和发展格局,永城必须自觉服务、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才能乘势而上、蓄势腾飞,有力牵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沉下心来思困局。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我们必须清醒自己所处的现状、所处的位置。当前,各县(市、区)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你追我赶、加快发展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我们并没有绝对的发展优势,不能盲目自信,夜郎自大,故步自封,应该辩证把握“危”与“机”,科学研判“时”与“势”,增强“不出彩就出局”的危机感,增强“不争先进就变落后”的紧迫感,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条生路、走出一条新路,赢得主动、实现领跑。
硬起手腕谋破局。
国之大者,就是民之盼者。面对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目标,新发展挑战,永城给出了解决方案:抓纲带目、开枝散叶。
抓“纲”——坚持“三个一”发展目标,即到“十四五”末,中心城区面积要达到10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要突破100万,GDP要完成1000亿元。
带“目”——围绕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城市经济、全域旅游和城乡融合发展五大领域,加快推进实施“1267、3510”产业发展规划。
“1”是农业经济方面,打造1平方公里的富硒食品产业园。
“2”是工业经济方面,打造化工新材料和金属新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6、7”是城市经济方面,即在日月湖景区植入“国际房车营地、文艺演艺中心、高端民宿、奥特莱斯地下购物商场、金色沙滩、足球训练基地”6大经济业态。将芒山镇撤镇设办,变成主城区,赋予芒山“高铁商贸、文旅产业、温泉度假、会展中心、高校园区、校外实训基地、人民动物园”7大城市功能。
“3、5”是在全域旅游方面,即打造“芒砀山、日月湖、水上森林公园”3个5A级景区,打造“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抗大四分校实训基地、崇法寺公园、还金湖公园、僖山”5个4A级景区。
“10”是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即实施“城乡规划、公交、环卫、水务、康养、医疗、教育、物流信息、平安建设、应急反应”10个一体化。
开枝散叶——每年谋划实施不少于150个项目,为永城高质量发展夯实支撑。
撸起袖子塑新局。
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发展是解决永城所有问题的关键。
稳增长,乃第一要务。
2022年,稳是大局。我市积极贯彻省委、商丘市委精神,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经济平稳增长注入新动力。
调结构,已刻不容缓。
我市仍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动力接续转换的关键期与攻坚期,结构调整慢不得。我们要深刻把握产业转型带来的重大机遇,落实产业倍增计划,坚持“项目为王”,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产业集聚,打造产业强市。
促改革,需攻坚克难。
现代化永城建设,改革是关键一招,深层次问题呼唤深层次改革。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打造创新高地,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改革创新。
有方法见行动,稳扎稳打是关键。
围绕实现中心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目标,实施好城市“金三角”发展计划。
围绕实现城镇人口100万人目标,实施以城市为龙头、重点镇为支撑、覆盖全域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
围绕实现GDP突破1000亿目标,狠抓开放招商,完善产业体系,做强载体支撑。
围绕应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文旅经济和数字经济。
围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
围绕优化发展环境,持续推进改革创新。
围绕社会安全稳定,提高民生保障和基层治理水平。
谋提升促转变,能力作风作保障。
岁末年终,我市部署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迈进现代化永城建设新征程的关键节点,提升能力作风,意义尤显重大。那些制定政策措施“上下一般粗”的,抓工作“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推动工作“牛撞墙”使蛮劲儿的,既是能力问题,也是作风问题,更是现代化永城建设的绊脚石。在这个创新无处不在、人人皆可创新的时代,党员干部都要认真思考能力作风是否匹配,对标对表找差距,立足本职提升改革创新能力,持续拆壁垒、破坚冰、解痛点、疏堵点,以改革激发活力。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永城高质量发展已开启新征程,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让我们共同书写永城经济社会发展新答卷。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2022,让我们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