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美丽乡村独具特色,一条条水泥路通向家家户户,一项项民生项目落地生根……“十三五”以来,永城市城厢乡经济发展行稳致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农业转型升级惠及民生,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各项工作硕果累累。
翻开城厢乡“十三五”时期的华丽光影,每一帧的变化,都镌刻着城厢乡党委、政府一心为民的决心。
耕细党建工作“责任田”。加强理论学习,完善制度保障,严格落实“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开展无职党员评先评优活动,充分发挥无职党员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和乡村振兴等工作中的作用。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以上率下领学、原原本本自学、丰富载体促学等多种学习方式,切实做到守住初心,担当使命,以党建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经济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城厢乡全力以赴稳增长保态势,经济稳中有进。“十三五”期间,引进江苏林洋能源光伏发电、威皓特种水产珍禽养殖、河南雪枫粮油、鑫隆生态养殖、绿恒食品、乐亿无纺布、河南富晨纺织品等多个项目落地,流转土地28000余亩(包含养殖水域8000余亩),发展种植、养殖合作社42家,发展家庭农场65家,为该乡经济转型升级、群众致富增收、财政提质收益提供有力抓手。
聚焦“补短板”,基础设施建设惠及群众。该乡19个行政村道路硬化率均达到100%,一条条致富路通到巷子里、修到家门口,为乡亲们铺就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农村环境从一时净到时时净,从一时美到持久美,乡村更加整洁有序、美丽宜居;开展“六评一创”评选表彰活动,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站在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的重要时刻,回望走过的路,城厢乡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先后斩获“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卫生先进乡镇”“水产养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群众生活明显改善,“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十三五”时期规划的搬迁群众,全部挪出“穷窝”、住进新房,为“十三五”圆满收官画上句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之后该咋办?这是新时代给出的新命题,是需要奋力书写的新答卷。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全乡上下将继续坚持以党建高质量引领发展高质量,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城厢乡党委书记宋一平表示。
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望“十四五”,城厢乡将加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支撑体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合作社+基地+群众+脱贫户”和“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以市场引领促进农特产品发展。融合湿地公园,发展一批集休闲观光、知识科普、采摘体验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积极开展招商选资,创新招商方式,用活招商策略,取得招商实效,力争在生产加工、物流、文旅等领域项目引进上有所突破。
同时,结合城厢乡采煤沉陷区的实际问题,办好民生实事,统筹协调解决刘岗、丰庄、汉源等安置社区遗留问题,有序推进沉陷区群众安置工作,持续推动“四大提升”工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阔步迈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