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永城市强化”五大举措”保障校园 周边食品安全

  • 发布时间:2017-04-03 23:38:27
  • 录入:录入编辑

永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工作,坚持统筹城乡、突出重点,强化督导、保障安全的工作思路,强化“五大举措”,加强源头治理,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3月8日,市政府副市长吴英杰同志在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有政法委、综治办、食品药品监督局、工商局、教体局等部门和全市29个乡镇参加的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会议。重点研究部署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工作,成立了以副市长吴英杰同志为组长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永城市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个各乡镇及相关各单位的工作任务,并同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一)推进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教育、食品药品、工商、综合执法等部门,充分利用领导讲课、班会队会、实物比较等多种形式,做好食品安全日常提醒工作,讲清“五毛食品”的危害,教给学生如何辨别假冒伪劣、“三无”食品的正确方法,提升学生对“五毛”食品的防范意识。

(二)推进食品安全知识进课堂。统筹做好教师、教材、课时保障工作,编写食品安全知识教材,拿出专门课时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辨别假冒伪劣食品能力,引导学生不在小摊贩购买“五毛”食品,自觉抵御不良诱惑,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三)推进食品安全进家庭。通过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讲清“五毛”食品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危害,讲清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方法,把防范“五毛”低劣食品的主动权交给家长。同时,组织全市三年级以上学生写一篇拒绝“五毛食品”的作文,读给家长听,并请家长签字带回;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学校通过多种形式,请家长写出拒绝“五毛食品”的承诺书,赢得家长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四)推进食品安全进媒体。一是持续开展新闻面对面活动,教育、食品药品、工商、公安、执法、市场等部门采取演播厅采访、实地讲解等多种形式,向大家解答了“如何确保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如何治理学校周边流动摊贩”、“如何保证学生饮食安全”等问题;讲清了当前治理目标、采取措施及下步工作安排。二是联合新闻媒体,及时发布检查结果和警示信息,曝光违法案件,增强社会影响力,提升学生及家长食品安全防范意识。三是充分利用网站、论坛、微信等新媒体,制作公益性漫画、动漫,及时回复群众咨询,解疑释惑,抢占媒体高点,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重拳出击,务求实效

各乡镇、有关部门持续加大联合执法力度,科学组织、周密安排,重点对校园周边200米内的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小卖部等食品经营业主和城乡食品批发市场进行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食品经营户,加大处罚力度,做到经济处罚一批、停业整顿一批、立案查处一批,坚决取缔无证流动摊贩,禁止有证的小摊贩进入校园周边200米以内,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车辆450余台次、执法人员1600余人,检查学校周边食品经营户和流动摊贩1400余家,取缔无证食品经营户和流动小摊贩747家,查处销毁不合格食品2000多件。

四、加强源头治理,强化整顿处罚

积极邀请省第三方抽检机构对我市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批发市场进行抽样抽检,截至目前,共抽取样品70批次,其中,9批次不合格食品一律溯本追源,及时上报省局和广东等食品产地联系,加强信息共享,加大共同打击力度。对抽检中发现的经营过期食品及假冒、伪劣食品的经营户,一律下架暂停销售、一律停业整顿、一律从重从严处罚,涉嫌犯罪一律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形成了检查一户规范一户、处罚一户警示一圈、曝光一户震慑一片的良好效果。

五、落实督导考核,建立长效机制

市委、政府成立督导组,进行巡回督导,落实“日汇报、周小结、月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各单位最新工作进展情况,对领导重视、效果明显的单位和个人提出表扬;对领导不力,行动迟缓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同时,要求职能部门和执法人员做到检查有记录、登记有台账、处罚有结果、结束有总结,规范食品经营单位进货渠道,建立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查验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达到彻底净化,严控反弹的工作效果。

(永城市政府办公室 丁广坤)


永城市工商局 | 便民指南网 | 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