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永城市太丘镇:以文兴镇演绎群众新生活 永城工商局对千禾公司涉嫌期货诈骗罚2万

  • 发布时间:2018-04-12 16:03:53
  • 录入:录入编辑

3月30日,永城市第七届太丘“老君堂”文化庙会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精品花卉展、艺术灯光展、中华姓氏家谱展……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游玩。

  继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开发创新文化资源,日益成为太丘镇发展的一大特色。

这里由一个普通的村镇发展成为河南省文化先进名镇、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中州名镇、国家一级文化站……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文化强镇之路。

文化活动无处不在  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用这句话来形容近年来太丘镇文化活动开展情况最贴切不过了。

近年来,太丘镇加大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镇各行政村普遍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文化大院、乒乓球室、健身广场等文化娱乐场所。

同时,该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面积800多平方米,藏书7000册,供广大村民借阅。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且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趋势。

太丘镇按照因势利导、形式多样的工作思路,抓好群众文化队伍和民间文艺队伍建设,并对队员进行登记存档,形成整体配合、管理有序的网络体系。

目前,全镇共有舞蹈队、唢呐队、篮球队、文艺演出队等文化活动队伍25个。

文化活动队伍经常下乡演出,不仅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还把各种政策法规、生活小科技等知识寓教于乐,传授于民,赢得群众的赞誉。

  在镇村,舞蹈、豫剧、舞龙灯、健身操等各类精彩文体活动纷纷开展,越来越多的群众投身文化活动,享受亲情友情,体验健康快乐。

该镇还提出,到2018年基本建成覆盖乡村、设施完善、运行有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镇区文化圈”和“村头村尾文化圈”,实现公共文化设施“齐配套”。

唱响特色文化品牌  近年来,太丘镇秉承“以文兴镇”发展理念,结合实际,通过打造老子传统文化、陈寔廉政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四张“文化牌”,盘活传统文化存量,增加新生文化的附加值,让文化成为太丘镇发展的旗帜和先导。

  为纪念一代廉吏陈寔,筹资兴建的陈寔公园被市纪委命名为廉政教育基地;整修的淮海战役太丘战斗烈士陵园成为青少年革命教育基地;重建的太丘古城墙遗址、陈庙霜松等一批历史古迹和新建的黄桥民俗博物馆留住了历史记忆;太丘镇黄桥798艺术基地是该镇又一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产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产、休闲、居住于一体的多功能园区。

  近日,第二届“最美太丘人”评选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太丘镇虽小,却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其淳朴的民风以及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值得称道。

蒋之献、蒋书臣、李青山、韩建伟、马翠兰、郑新立、张秀丽、张本光、刘朋、刘道辉、蒋建设、蒋之礼、蒋笃杰……近几年,在“最美太丘人”评选活动的带动下,太丘镇“好人现象”群起,这不仅是该镇党委、政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精心选树的结果,更是该镇推动社会和谐建设结出的丰硕成果。

做强文化产业链  如何才能使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同时又产生经济价值?在这个问题上,太丘人动足了脑筋,成功将文化做“活”。

  “老君堂”文化庙会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好“老君堂”文化庙会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太丘镇以“会”为媒,充分展示太丘镇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文化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乡村文化特色旅游,让群众享受到了文化福祉。

  近年来,太丘镇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旅游优势,加速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逐步得到合理开发,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得到健全和完善。

2016年11月,太丘镇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这是我市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市旅游产品要素日益得到优化和提升,对于加快我市生态旅游区建设,增强我市旅游的品牌优势,促进我市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系列文化品牌的孕育和文化产业的互动,不但改变了太丘镇传统发展模式,而且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了太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文化兴镇”的方略进一步印证了决策者们的胆识和魄力。

今后,太丘镇将继续依托文化优势,搭建民间文化展示平台,打造特色鲜明的永城乡村文化名片;继续传承铸造文化品牌,实现文化、文物、旅游有机结合,把太丘镇建成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继续与时俱进,把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提高全镇整体形象,让群众的生活更舒适、更舒心。


永城市工商局 | 便民指南网 | 隐私保护